大台北區自70年以前一般新建案以公寓或透天厝為主

70到80年演變成6~7F電梯大樓或社區型集體住宅以及國宅

至現今90年都成14F以上大樓社區或是豪宅

建材不論內外也都持續更新

明顯改變的是景觀窗及複式外觀

以外裝修而言早期都是清一色磁磚居多

但現在為表現活潑亮麗的建築風格

建築師大多設計成混合式建構方式

金屬 磁磚 抿石 石材雕刻 GRC造型 等等

且為在夜間凸顯建物之宏偉 燈光照明也是不可缺

在這麼多的不同元件結合處 必須使用可以相互融合的物質做結尾

於是產生很多問題 若填縫未實 則必漏水 或因其他因素導致漏水等

於是須作外牆修繕動作

外牆修繕和室內是截然不同 未深入了解便貿然進行其實遺留很多問題

以磁磚而言 外牆磁磚剝落的原因為何?必須先了解實際狀況才能較徹底解決

舉地震因素產生之磁磚剝落為例,大家一定會認為是只有地震因素.

但為何不是每棟狀況都相同,因建築師在設計建築物時都會將防震係數計算在內

樑柱使用多粗及多少數量的鋼筋,以及箍筋數量,位置,混泥土強度灘度,

灌漿時載運時間因素,等等都會影響,再則是粉刷層的問題,最後才是磁磚黏著度

光是此項便有這些因素,再加上要如何安全施作,一次沒做好或是做交代的

往往沒幾年便要再來一次,為何會如此?只有一個因素(錢)

大部分大樓都以管委會委託保全方式在經營維護大樓,經費則以所收支管理費為主

大樓之總幹事要進行各項業務均須管委會同意,所以要如何篩選廠商

或是如何訂定施作規範,需要多少經費等等?往往都是找廠商報價後

以低價者承攬.至於相關細節大多不清楚.所以外牆修繕不可不慎選廠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usting998 的頭像
    dusting998

    清潔論壇

    dusting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